2020年9月2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2020学年第一讲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锡锌教授主讲,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彭錞老师担任主持。 王锡锌教授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中外法学》主编。王老师作为法学研究亲历亲为的实践者,与法学研...
- 学科类别:安全法学
- |
-
关键字:
数据安全法;立法政策化
数据安全法律体系建构是一个长期过程 《数据安全法》征求意见稿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毫不奇怪,因为数据安全立法涉及到国家、数据产业、企业以及个人等主体重大而广泛的利益。开放的讨论,真诚的倾听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反思性改进,应是这部重要立法的过程中应有的程序作业。 从目前看,这部法律到底如何定性,是公法?私法?还是公私法?我觉得都不是。这部立法是最近几年来比较典型的立法政策化的表现,是一部政策法,立法是...
- 学科类别:法律信息化
- |
-
关键字:
数据;立法;法治原则
很多专家、学者指出,一些数据治理规章制定中的条款存在着缺乏上位法依据的问题。数据治理的有效性追求当然无可厚非,但如果突破形式合法性要求就会突破法治的底线。 当前正在进行的几个数据方面管理办法的制定,应当放在我国数据治理的整体和系统性立法体系中考虑体系一致性。 制定中的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更多体现了对秩序的强烈偏好,这种偏好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这一偏好损害了互联网网络经营者的利益,可能将会损害公共的...
- 学科类别:疫情防控
- |
-
关键字:
信息竞争;疫情;信息公开
在中国的行政管理过程中,虽然并不缺乏对透明度和公开的赞美和认同,但受到管理型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管理主义色彩,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导向的公开”。 信息就是权力,这句话的本质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的权力性质,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组织,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势能差,具有类似于权力的控制性功能。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营造信息势能差是人性的一部分。人性如此,组织亦如此。通过信息的“管理”,本质...
- 学科类别:疫情防控
- |
-
关键字:
传染病防治;疫情公布;信息公开
一、问题界定 (一)疫情信息公开为何知易行难 在当今的公共问题治理背景中,或许已没有多少人会否认信息公开的重要性。从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沟通理性维度看,信息公开的意义都毋容置疑。从规范和价值层面看,信息公开是知情权的基本要求;从工具理性层面看,信息公开是有效治理的关键工具;而从社会共同体的维系和合作来说,信息公开是公共讨论的基础,也是培育公共理性的必由之路。 无论是从逻辑还是经验角度,认识信息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