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 |
-
关键字:
语言;法律;法律方法
法律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美国学者蒂尔斯玛提到:“没有多少职业像法律那样离不开语言”,“法律就是语言的法律”,“道德和习惯也许是包含在人类的行为中的,但是法律却是通过语言而产生的”。事实上,哈特等人也通过对法律中语言问题的分析,成为法学学术领域的一代宗师。 更为重要的是,法律的运用几乎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在西塞罗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古罗马(或许更早时期)法律工作者都是修辞大师。法律是用语言文字...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 |
-
关键字:
法治中国;法治建设;逻辑理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
张文显教授根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法治建设的系列最新表述,提出开展对“法治中国”问题的研究,笔者对此非常赞成。正如张文显教授所指出的,法治中国的内涵,比法治国家更为明确,将法治国家概念中所包含的法治政府、法治政党、法治社会三个层面的内容,更为清晰地展示出来。笔者也认为,“法治中国”的提法,是对法治国家概念的深入解读,针对性很强。下面,本文将从我国法治建设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这几个问题之间的逻...
- 学科类别:法律社会学
- |
-
关键字:
社会管理创新;法律方法
社会管理创新是引人瞩目的一个重要政治话题,这既是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背景下产生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又是国家治理方式转变过程中长期面临且未能得到充分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显然,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使我们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面对严峻挑战,更暴露出支撑这一体制的传统理论的各种不足与缺陷,集中表现在:在加速市场化进程的同时,尽管国家领导人当时就提出了市场经济与法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观点;而且,中央也相应...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 |
-
关键字:
法律方法;法律;法律职业化;法律制度
在我国,法律方法问题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是2l世纪初以来的事情。导致这一围绕新的工作与思维方式而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出现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当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与失衡。正是为了寻求解决这个矛盾,我国政府在经济领域大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在政治领域,则强调加强民主与法治建设,推动建立法治国家。前者的目的是解...
- 学科类别:法理学
- |
-
关键字:
法治建设;中国道路;地方法制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试图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的法治建设走的是什么道路? 由于国情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法治道路,实际上肯定是不同的。那么,中国又是沿着什么样的道路推进法治的? 这个道路又如何历史地规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乃至未来? 第二,在中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地方、基层、公众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 许多学者把中国法治理解为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法治,事实究竟如何? 所以,本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