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行政诉讼法
- |
-
关键字:
制定行政诉讼法;主要问题
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是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从立法实践看,行政立法迅猛发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监察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以及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很快制定。从国家实践看,行政诉讼法在我国行政法治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了新的法治建设,立法速度非常快。到了80年代,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都陆续制定,当时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顾问陶希晋就提出,我们...
- 学科类别:行政法学
- |
-
关键字:
行政复议;公正;调解;管辖
从现有的行政复议三部法律法规,即1991年《行政复议条例》、1999年《行政复议法》和2007年《行政复议实施条例》可以看出,对行政复议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此次修改,我们应该总结实务和理论方面的经验和认识,使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更加完善。 一、关于性质和功能 《行政复议条例》第1条规定是:“为了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有关...
关于行政法的理念2018/10/16 16:18:04
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就为中国法治,也为行政法的发展迎来了春天。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迅速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刑法、民法都已初具规模,但行政法的发展相对滞后。1987年,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顾问陶希晋的倡议和组织下,经批准,由全国人大法工委领导下的行政立法研究组正式成立。陶老提出,应该建立新中国新六法,现在有了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接着应该制定行政法...
- 学科类别:行政法学
- |
-
关键字:
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制度;改革
财政供养人员,指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由财政资金支付和保障办公经费、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的人员。这个范围不包括由财政资金支付生活费用的军烈属等优抚人员,以及获得财政资金救济的贫困群体。财政供养人员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事关财政资金的配置和纳税人负担,事关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一、财政供养人员及其基本范围 在我国,与财政供养人员相关的语词有“干部”“公务员”...
- 学科类别:行政管理法
- |
-
关键字:
组织法制;行政组织法;行政机构改革
组织法制与程序规则,是一国最基本的法律制度之一。组织法制确定国家机关成立缘由、权力来源、法定权限,进而规定该国家机关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程序规则则明确国家机关设立、变动或撤销的程序以及国家机关行使权力的内部运行规则和对外行使权力的运行规则。组织法制和程序规则解决的是国家机关得以成立和进行活动的科学性和合法性问题,是对国家权力主体的规范,因而无疑是法治国中最带根本性的制度之一。 本文仅探索行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