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法哲学
- |
-
关键字:
法律图景;情境结构;公共法哲学;心学法学;良知
翻开《公共法哲学:转型中国的法治与正义》(以下简称《公共法哲学》)一书,作者孙国东先生博学多识的才气扑面而来,让整天沉浸于法律条文的笔者,感到耳目一新,打开了通往政治、社会、历史这些深厚维度的天窗。孙国东先生不满于当下思想界最主要的三种思潮即自由主义、新左派和新儒家,认为三者都是直觉主义,分别立基于社会政治秩序(法律秩序)具有正当性的道德直觉、具有目的合理性的政治直觉和具有可欲性的伦理直觉之上。孙...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法哲学
- |
-
关键字:
法教义学;律师;法哲学
壹 我们律师界很多人十分“独断”,听不进他人的不同声音。我觉得办理案件最好的方法是打动法官甚至说服法官,而不是一旦败诉,就指责法官枉法裁判。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应保有一份宽容。应当多反思自己,少指责他人。因此,我今天想以“法教义学及法学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言说”这一观点作为讲座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说明形式逻辑局限性的经典案例,该案例及分析来自朱庆育教授《民法总论》第322-324页。当时我看到这个案例,...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法哲学
- |
-
关键字:
法教义学;律师;法哲学
壹 我们律师界很多人十分“独断”,听不进他人的不同声音。我觉得办理案件最好的方法是打动法官甚至说服法官,而不是一旦败诉,就指责法官枉法裁判。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应保有一份宽容。应当多反思自己,少指责他人。因此,我今天想以“法教义学及法学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言说”这一观点作为讲座主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说明形式逻辑局限性的经典案例,该案例及分析来自朱庆育教授《民法总论》第322-324页。当时我看到这个案例,...
- 学科类别:其他
- |
-
关键字:
纯粹实践理性;康德;自然法则
本人组织的康德读书会,于2016年2月27日在北京德恒(温州)律师事务所二楼圆桌会议室举办了第一期康德读书会,之后一般每周六下午举办一次,经过13次阅读,将《道德形而上学奠基》(杨云飞译、邓晓芒校)全部阅读完毕。以下是本人整理的读书摘要: “纯粹实践理性”是道德唯一根据 本书仅提出一个问题,康德要建立的一个纯粹的道德哲学,需要将所有的经验性的东西和属于人类学的东西全部清除在纯粹道德学说之外(P4)。到哪里寻找...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 |
-
关键字:
良知;心学法学;法律适用;良知共识;三重境界
继尽理尊心篇之后,今天我则要跟大家分享“心学法学”的第二个小专题法律适用的三重境界。 禅宗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在法律的适用过程中,我认为也存在这样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就是“看法是法”。这一点普遍存在于仍在法学院读书或者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年轻人身上。他们一般会把法条等法律现象一一确认。也就是说法条规定什么,他们就认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