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立法学
- |
-
关键字:
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适用范围;检验检疫
【核心要点】 修改《动物防疫法》是当前完善中国公共卫生法律体系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体二翼”的动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体系,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方面,存在调整范围不合要求、动物防疫同传染病防控的对接不完善、监管效力不足等缺陷;有必要扩大动物防疫法的适用范围,完善动物疫病及人类传染病的管理体制,完善动物检疫制度,明确动物防疫监督职能与执法职能的联系。 【具体建议】 一...
- 学科类别:立法学;疫情防控
- |
-
关键字:
公共卫生;风险治理;动物防疫法修改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蔓延,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凸显我国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相关法律修改提出了目标与要求[1]。应当看到,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发展已经滞后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法治建设也存在诸多缺陷。相较于被广泛讨论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修改,理论和实务界...
- 学科类别:环境法学
- |
-
关键字:
环境法学;解释论;规范本位
可以说,解释论研究是法学的“安身立命之本”。而环境法学的许多研究出于现实需要或者“追踪热点”的目的,围绕如何“立新法、改旧法”而展开,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为“环境立法研究”,偏离了法学学术研究的初衷。 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法律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近年来,我国环境法学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尚未成为一个成熟的部门法学;面对着不断出现的新老环境问题,以“立法论”为主要特色的环境法研究往往陷入...
- 学科类别:宪法学
- |
-
关键字:
部门宪法;环境宪法;文化宪法;规范宪法
一、作为“部门宪法”的环境宪法与文化宪法 在近代以来的宪法学说中,宪法是对一国政治秩序的划定,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自由;国家应扮演消极的“守夜人”角色,其任务仅仅在于维护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须的安全秩序,以确保人民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此时,可以概括为“政治宪法”或者说纯粹的“国家宪法”。二战后,国家公权力随着行政作用的拓展而不断扩张,表现为人民要求国家积极介入其生活,国家亦须向人民提供各样服务,进行各种...
- 学科类别:环境保护法
- |
-
关键字:
环保督察;法治化;党内法规;环境治理现代化
一、我国环保督察制度的历史演变 (一)2014年之前:以“督企”为核心的环境监管体系 根据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七条的规定,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区域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基于此法律授权,各级环保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环境执法与监督检查,并在2002年统一更名为“环境监察机构”,[1]根据不同级别分别设置为环境监察局、省级环境监察总队(分局)、地市级环境监察支队、县级环境监察大队,构成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