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民法典编纂的政法叙事2020/10/30 8:30:47 学科类别:民法典 | 关键字: 民法典;政法体制;治理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 一、问题的提出 “我真正的光荣,并不是打了四十多次胜仗,滑铁卢一战就让所有战绩一笔勾销。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熟悉“宪法是根本大法”的我们或许会难以理解,为什么拿破仑不去提他主持制定的宪法典,却偏爱民法典?从立法学的角度来说,宪法的位阶最高,在此基础上才有其他的法律规则,落实到法学话语中体现为“宪法是母法”的说法;在中国的立法实践中则表现为“根据宪法,... 查看全文 阅读(23) 评论(0) 赞(0) 同质性:卢梭公意思想中的隐匿命题2020/2/3 14:45:58 学科类别:法理学 | 关键字: 卢梭;公意;制宪权;同质性 卢梭的“公意”或许是一个最具有迷惑性的概念了,它既是人民主权最有激情的表达,又是“多数人暴政”的理论基石。在西方的学术脉络中,早就有人指出过卢梭的风险民主的极权主义、浪漫的集体主义:“他(卢梭)尽管被纯真的对自由的热爱所激励,却为多种类型的暴政提供了致命的借口”;萨拜因认为,卢梭对国家或民族识别真正的幸福与命运的能力的近乎“一种浪漫的群体崇拜”,这种过分信任自然孕育着风险;即便是同样背负骂名的施米... 查看全文 阅读(24) 评论(0) 赞(0) 从实际出发推动法学学术创新2017/11/6 14:58:42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 关键字: 法学研究;法治;法学理论 如果从清末修律算起,中国近现代法治探索已逾百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如今,法治已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增强,全面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中国法治文明不断进步,法学学术... 查看全文 阅读(109) 评论(0) 赞(1) 关于国际环境法的学科独立性的探讨2009/7/14 14:51:31 学科类别:环境法学 | 关键字: 国际环境法;学科独立性;挑战 自法律被拉下神坛以后,试图阐释它的学说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实用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思路,有人说是一种关于法院将要做什么的预测的科学,有人说是相关机构解决纠纷的解决机制,也有人说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意味着那些一种关系的调整和行为的安排,它能够使生活物资和满足于人类对享有某些东西和做某些事情的各种要求的手段,能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地给以满足”,这些实用主义的解释方法是值得提倡的。社会的发展带... 查看全文 阅读(1261) 评论(0) 赞(0) 关于环境法产生的原因的一点思考2009/5/7 13:23:07 学科类别:法理学 | 关键字: 法律并不是什么神圣的事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法律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换言之,法律是由于人与人的矛盾而产生的。 这是我国主流法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现在很多人对主流的东西不屑一顾,我在此不想评论这个观点是否合理,相反,我是要对推翻这一理论的一些人提出质疑。 自从环境法产生以来,环境法学界的一些学者们表示:环境法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但是,据我拙见,此提法... 查看全文 阅读(1408) 评论(0) 赞(0)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