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外国法制史
- |
-
关键字:
罗斯福;联合国;“四大自由”原则
79年前的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四大自由”原则,对世界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纳粹德国就已征服了欧洲大部分国家。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代表在柏林签署《三国盟约》,成立了以德、意、日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轴心国。与此同时,德国对英国城市已发动了大规模的空中轰炸。英国在温斯顿丘吉尔为首相的战时内阁领导下,成了欧洲唯一坚持抵抗纳粹德国的民主国家。尽管美...
- 学科类别:中国宪法
- |
-
关键字:
梁漱溟;孙冶方;中国宪法史
梁漱溟和孙冶方都不是法学家,很少有人会把两人的名字与宪法联系起来。说起梁漱溟,人们想到的是这位曾经的北大教授,上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发起者,以及美国汉学家艾恺所称的“最后的儒家”。而说起孙冶方,人们会想到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但鲜为人知的是,梁漱溟和孙冶方都在当代中国宪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70年3月8日,毛泽东提出召开四届人大和修改宪法的意见。3月9日...
- 学科类别:国际条约与国际组织
- |
-
关键字:
酷刑;有罪不罚;独立调查机制;申诉权
1988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联合国《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以下简称《禁止酷刑公约》或《公约》)。《公约》于1988年11月3日对中国正式生效。然而,自中国批准《公约》至今,酷刑现象在中国仍然屡禁不止。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法纪检察厅1997年的统计,从1990年至1996年,共立案查处刑讯逼供案件2943件5922人,平均每年立案查处刑讯逼供案件420件846人。[1]又据中国政府向《公约》所设禁止...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 |
-
关键字:
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书报检查制度;法治
谈到世界近代史上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经典理论,人们首先会想到相隔两个世纪的两位英国思想家的名著,即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1644年)和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论自由》(1859年)。实际上,出生于德意志普鲁士的思想家卡尔·马克思1842年所写的批判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两篇论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关于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也堪称新闻出版自由的经典论著。[1]然而...
- 学科类别:宪法学
- |
-
关键字:
土地征收;集体土地所有制;法治
据中国人民大学和美国农村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从1999年至2011年对中国17个农业大省和自治区的地权调研数据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43.1%的中国农民经历了至少1次征地,而在17.8%的征地案例中,被征地农民反映地方政府采取了强制征地拆迁的手段。有12.7%的失地农民没有得到任何补偿,而9.8%的失地农民虽然得到了补偿承诺但还没有收到具体的金额。 这一调查显示,农村土地征收是涉及到亿万中国农民生存权利的重大社会问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