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网络法
- |
-
关键字:
个人信息;知情同意;合法性基础;个人信息保护法
一、引言:我国个人信息使用规范 个人信息是社会交往、社会治理的工具,也是数据经济时代的资源。因此,规范个人信息使用行为,保护个人权利,促进个人信息的使用成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使命。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往往以个人信息处理来涵盖个人信息收集、使用、流通、删除、销毁等行为,处理关于个人的信息所依据的正当的法律理由,被称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基础。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加强...
- 学科类别:司法制度
- |
-
关键字:
大数据;权利;“变废为宝”
近年来,数字经济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利用数据赚钱也好,还是希望做“高大上”的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改善也罢,大家都面临一个法律上的问题:如何保护数据?数据的权益归谁所有?本文提出5个观点,供各方思考和讨论。 第一,大数据需要处理。 在大数据时代,任何数据均具有潜在的价值。过去,人们重复利用的数据资源主要是人类观察、思考、创作完成的成果,如文章、文件、论文、著作等。如今,人类可以利用各...
- 学科类别:民法总则
- |
-
关键字:
私法;民法典;法学研究方法;社会转型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或人们行为的制度工具,法学是建立在对社会认知基础上的一门科学;而对社会的认知,既可以是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社会认知。由于法律的政治属性,法律是国家调整其主权范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人类社会法制历史上形成的法治经验和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法律规则,可以为我们所借鉴,但是中国的法律应当是建立在中国社会的认知基础上的科学。中国的法学家当然以中国社会为认...
- 学科类别:著作权法
- |
-
关键字:
作品传播;作品使用;复制权;著作权
著作权法是关于作品归属和使用的法律制度,其主要任务是界定谁对特定作品享有著作权,以赋予著作权人排他使用作品的权利。同时,著作权法在赋予著作权人排他使用作品专有权的同时,也给予公众(使用者)消费性使用作品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著作权法调整的是特定作品的使用关系。 但是,“使用”、“使用权”并没有成为著作权法的基础性概念。我国1990年《著作权法》曾采用了作品的“使用权”概念,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则...
- 学科类别:知识产权法
- |
-
关键字:
版权;网络传播权;版权法的趋势
人类社会进步取决于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继受既有的知识。版权法是知识产权法中鼓励自由创作和表达思想的法律。一方面通过赋予创作人对作品的专有权给予激励,另一方面又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公众可以获取作品、吸收思想并再创作。随着知识传播媒介技术的进步,作品的创作到作品提供(取得)孕育出了版权产业或内容产业。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员负责将作品制作、加工成为复制品并销售或传播到受众(文化消费者)。版权法也正是为了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