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合同法
- |
-
关键字:
代理授权;代理;意思表示
一、有因与无因的价值权衡在不同的制度框架中,有因与无因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一些特别的情况下,“无因”所讨论的其实是两个负担行为的关系,是将第三人纳入考虑的安排。而代理授权行为总是会牵涉第三人(交易相对人)的利益,故其“有因”或“无因”的安排便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无因性以存在“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为前提,其本质在于两个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是否构成独立的两个行为。私法观念强调的“独立”是规范意义上的...
- 学科类别:民法典
- |
-
关键字:
民法典;债权;撤销权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二条规定了债权人为保全债权行使撤销权的法律效果:债务人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行为被撤销的,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关于债权人基于欺诈性转让(如无偿转让财产)而行使撤销权的法律效果,理论上曾有不同观点,但经过长期演进之后基本上达成了一致。据此,第五百四十二条所说的“影响债权实现的行为……自始没有法律拘束力”,应指可撤销行为对债权人没有法律拘束力,而不是在主债务人和撤销相对人之间无法律...
欺诈的民法规制2020/4/23 8:30:43
-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 |
-
关键字:
欺诈;实质性;合同撤销;缔约过失;欺诈侵权;恶意抗辩
导语 欺诈、真意保留与错误是三个涉及行为人内心意思与其外在表示的制度。若从法律效果的相互关系上观察,真意保留和欺诈各据两端,而错误居中:在真意保留的情况下,表意人的真意被忽略,相对人的信赖受到保护;在欺诈的情况下,表意人可以请求撤销其意思表示以回复至未受欺诈的状态,相对人不仅不能取得权利,还应赔偿受欺诈人的其他损害;在真意保留和欺诈之间是错误制度,相对人的信赖是否应获得保护或表意人可否撤销其意思表...
- 学科类别:公司法
- |
-
关键字:
股权;债权;企业融资;明股实债;公司重整
企业的资产虽然在形式上归属于企业这一主体,但透过企业的虚拟本质,在伦理、经济实质上,企业的资产归属于企业外部的各类权利主体。以权利内容为分类标准,外部主体对企业资产所享有的权利,可以分为所有权(如房屋出租人,其权利及于特定财产)、债权(如借款人,其权利及于企业的一般财产)和股权(如出资人,其权利及于企业的一般财产,且顺位后于债权)三种。实践中,与对企业特定资产享有所有权的权利人相比(此类权利人往往...
- 学科类别:公司法
- |
-
关键字: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股东;利润分配权
为保护股东依法获得公司利润分配并分享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的权利,《解释(四)》明确规定“股东未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但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解释(四)》)第十五条规定:“股东未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