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类别:民法总则
- |
-
关键字:
民法典草案;创新性
当年,我评论《民法总则》继受有余、创新不足,今天讨论民法典编纂,我认为草案在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创新是人格权编。人格权编纳入民法典的编纂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举。目前,法院、检察院等实务界和其他政府部门对于人格权编写入民法典没有太大的争议了。在法学学术界,民法之外其他的学科似乎对于人格权编入民法典也没有太大的争议了,现在的争议恰恰存在于我们民法界内部。我们要避免人格权编...
-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 |
-
关键字:
民法典草案;创新
江平先生认为民法典草案在创新性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指出其四点创新之处: 第一是人格权编的写入; 第二是土地经营权的规定; 第三是居住权的确定; 第四是在合伙合同、担保制度方面有新的创建。 本文为《中国法律评论》2019年第1期卷首语(第1-2页),如需引用,请点此购刊,参阅原文。 当年,我评论《民法总则》继受有余、创新不足,今天讨论民法典编纂,我认为草案在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创新...
-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 |
-
关键字:
民法典;人格编;债编
我曾经提出来,中国最好制定一部开放性的民法。没有法律依据时,如何确定法源,过去是依政策,现在是依习惯。这就是很大的开放了。 江平 江平 民法与人格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争议比较大也比较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学者还是法院恐怕均难以做出最后的决策。 我认为最好的方案是人格权法独立成编。 《民法通则》第五章规定了民事权利,除了规定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外,第四节还单独规定了人身权,主要就是把人格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类...
很高兴又有机会跟北京的律师见面。我想我也是作为论坛的发言人在这儿做一个演讲。各种题目都讲了,这次究竟应该讲什么呢?我看到《中国律师》主编在今年第十期里面有这么一篇主编寄语,它的标题是“像法律家一样思考”,这里面最后引用了美国学者的一句话就是“Thinking like Lawyers”,由此我引发了一个思考,究竟什么是律师的思考呢?律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应当像律师一样思考,应当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考虑问题,或者...
- 学科类别:民法总则
- |
-
关键字:
改革开放;民事立法
严格说来2016年是很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40年前发生太多惊天动地的事情:1976年1月周总理逝世,4月四五运动,7月朱德故去,8月唐山大地震,9月毛泽东故去,10月粉碎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从1978年算起,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38年了。我用一种新的划分方法,把这38年里的民事立法工作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78-1986年,第二个时期是1986-1998年,第三个时期是1998-2014年,第四个时期是2014年至今。 改革开放要“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