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感怀2021/2/4 15:12:11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到六十,更应一鼓作气,争分夺秒,抢在天黑之前,抵达理想之地。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20年即将成为过去。过去的一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国际风云跌宕起伏、国际关系变化莫测的一年,也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战胜疫情,取得复工、复产伟大胜利的一年。 对于广大民法学者来说,它更是永远值得铭记的一年,因为我们万众期盼的民法典终于颁布了。这部法典凝聚了每一位民法学者的心血...
- 学科类别:人身权;民法典
- |
-
关键字:
人脸信息;核心隐私;强化保护
人脸识别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已经被大规模地应用于安防、支付等重要场景中。但这项改变生活的技术,如今却处于前所未有的争议之中。针对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的原因、如何保护好个人隐私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民法学会会长王利明表示,在平衡“利用与保护”关系时,人脸信息等敏感信息要更注重保护,其他非敏感信息则更多地强调“利用”。 一、以公共利益为限制标准,防范人脸识别被滥用 ...
- 学科类别:民法典
- |
-
关键字:
民法学;民法典时代;解释论
◇民法典颁布前的成果多为针对民法典制度设计的研究,民法典颁布后,学界的焦点则集中在解释论的研究上。学界以民法典为基准、为解释对象,围绕对民法典理解、解释以及如何全面贯彻实施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果。 ◇就物权编的研究而言,学界主要的关注点落在民法典变动较大的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制度上。 ◇就合同编宏观层面的问题,学者主要围绕合同编与债法总则的关系以及合同编的发展与创新等问...
- 学科类别:人身权;民法典
- |
-
关键字:
民法典;人格权;性骚扰;安全保障义务;过错责任
性骚扰是指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违背他人意愿而实施的以性为取向的、有辱他人尊严的性暗示、性挑逗、性暴力等行为。“性骚扰”一词最初由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法学家凯瑟琳·麦金农于1974年提出来,{1}此后许多国家都陆续在相关法律中确立了禁止性骚扰的规则。我国实践中也有不少性骚扰现象,但由于缺乏法律规制,以至于法官在裁判中往往无所适从。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民法典》第1010条对性骚扰进行了明确规制,...
-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 |
-
关键字:
民法;案例分析;基本方法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我最近一直关注、研究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民法学的方法论问题。最近我到德国参加了一个关于方法论的研讨会,德国专门研究方法论的一些权威学者,象卡纳里斯教授、茨末曼教授等人也参加了研讨,会议开了几天,我听了他们关于德国方法论的介绍和争论,很受启发。 从广义上讲,民法学就是民法解释学,二者为同义语。现代法学理论中,法学方法逐渐从法学知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关于方法的学问。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