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遇见任性
2015的年轮即将碾过,尚记否中央电视台《新闻纵横》濮阳中级法院法官李全杰在安阳驾车顶辅警狂飙2公里的报道,此案为死磕与任性两拨人掰腕子较力提供了最佳道具。
安阳公安局交通警察事故大队教导员刘晓飞的“普通交通事故逃逸定性”语言具备高专业性水准,辞藻滴水不漏,但缺少了既往的权威,甚至连颜面难保。发布即刻被网络水军唾淹,死磕烈火烧眉焦毛,打醒文革基因残毒的任性春梦。安阳论坛“擦亮你的眼”打诨说:安阳人被李庭长蒙圈了,身为中级法院的刑事审判庭庭长,让你自己说说,安阳交警给你定性准确不?让你自己说说,判你几年合适呢?
紧接着就有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教授洪道德出面评点案件,执法者身份界定的模糊,往往是造成类似冲突的起因。洪道德的“辅警不是警” 的身份质疑论致使案件破朔迷离,变幻五彩!起因尽管不能忽视,辅警被顶在车体高速位移2公里却是问题的关键呀!
法律不是神仙才能看得懂的语言,法律之外没有独立赦免的神仙!不管你是高官还是人贵,也不管你的法律水平有多么高超,现在的社会不是周永康时代,中国的法律意识水平不会低于国外发达国家,央视曝光的案例堵不住民众的嘴。
针对已经公布的案件细节,有法学专家表示该案定性错误,故意顶人不可认为过失行为,涉嫌故意杀人犯罪;辅警不是一般公众,对其协助执法的对抗属于妨碍公务行为;车顶辅警在闹市区连闯红灯的驱车行为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嫌疑。“普通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定性的自身缺陷在于对于被撞到的辅警成立,而对于定在车体上的辅警就难说通了,因辅警在被撞之时到车被逼停之前一直处于持续状态,对这位辅警来说,只有车被逼停之后才存在逃逸的可能。至于故意杀人行为的定性需要证据说话,比如辅警坠落车体死亡的概率或风险的评估,以及询问事主主观方面在自身行为不同阶段点上的意识内容和意志心态等。